安徽網庫訊:炎熱的八月,驕陽似火,因戰(zhàn)國時期蒙城渦河以北五座古城之一的“紅城”而得名的蒙城縣小澗鎮(zhèn)紅城村49歲的已脫貧戶王翠英的鴨棚內,只見新進的肉鴨苗歡歌一片……
8月5日下午,記者在紅城村黨委書記袁淑玲,組織委員時玉榮的陪同下到前城東隊采訪了正在為新進的鴨苗喂食的“女強人”王翠俠。
王翠俠何許人也?
王翠俠糸前城東隊村民,患有冠心病、肝炎,兩個兒子……2014年經政策識別進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她心里極不是滋味,咱年輕輕的,現在就靠黨和政府扶貧過日子,何時是個頭。】吹綁ι蠏斓姆鲐氋Y料袋,她和丈夫孫夫臣暗下決心一定靠自己的勤勞脫貧致富奔小康。
晚上吃飯時,丈夫說出了欲養(yǎng)肉鴨的打算,這與多日來王翠俠心里思前想后不謀而合,沒技術,可以學,沒場地、沒資金,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鎮(zhèn)村在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幫助向農商銀行辦理了3萬元小額信貸,從此,王翠俠走上了艱辛的養(yǎng)鴨脫貧路。2000只,4000只,6000只……養(yǎng)鴨得到了滾雪球般的發(fā)展,2016年,王翠俠終于摘掉了壓在頭上的“貧困戶的帽子”……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7年,王翠俠決心大干一場,在村里的幫助下,流轉了近20畝土地,建起了環(huán)保型養(yǎng)豬場,準備多條腿走路,早日奔小康。在建養(yǎng)殖場時,丈夫孫夫臣突發(fā)腦溢血經搶救無效而去世。那時長子正上初中,次子上小學。村黨委書記袁淑玲和幫扶干部三番五次登門慰問,做其思想工作,看著懂事的兒子,王翠俠決心用瘦弱的身體撐起這個多難的家……
村兩委為了防止王翠俠家返貧,按照“應享盡享,應扶盡扶”的原則,幫助申請落實了3人低保,電補、低保臨時補助、代繳2人城鄉(xiāng)養(yǎng)老保險、落實了光伏收益分紅、幫助王翠俠長子孫宗飛中職教育學費1500、落實了助學金1500元、雨露計劃1500,落實了小兒子孫宗耀寄宿生生活補助625元/學期及書本學雜費減免492.5元/學期、落實了1萬只鴨子特色獎補3000元、落實了新型農業(yè)主體分紅1000元,落實了農持支持保護補給1219.32元。
接受采訪時,王翠俠動情地說,欣逢習近平新時代,還是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好,要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各級干部及幫扶責任人的真扶貧,扶真貧,我家現在還不知道是什么樣子呢!如今好了,我一年2個棚養(yǎng)鴨子,一年四期,每期出售肉鴨1萬只,每年4萬只,去掉招收3名養(yǎng)殖工人工資,年純收入2萬元哩!現在長子上高職,次子開學也上普高了,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我還會繼續(xù)堅持養(yǎng)殖下去,并帶動更多的村民從事養(yǎng)鴨子奔小康。
紅城村黨委書記袁淑玲告訴記者,王翠俠不僅自己養(yǎng)鴨子脫了貧,還帶動2戶村民養(yǎng)鴨子呢,王翠俠還把養(yǎng)豬場租賃給別人養(yǎng)殖使用,年租金6萬元,去掉土地流轉費用,純收入近5萬元呢。如今,王翠俠已成為紅城村勵志脫貧致富帶頭人!